(網經社訊)7月14日晚,消息稱阿里巴巴和騰訊考慮互相開放生態系統,雙方都在制定放松限制的計劃,從雙方可能的舉措來看,此次相互開放的程度很高(詳見網經社專題:騰訊阿里“破冰”之旅啟程?傳相互開放生態系統)。對此,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快評予以解讀。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、贏動教育CEO崔立標表示:
1、互相開放是在反壟斷的大背景下政策驅動的開放,所以這種開放并非自愿的和利益驅動的,這種開放也必定是最低程度的開放。在這次開放中,阿里巴巴應該收益最大,因為騰訊這邊有阿里夢寐以求的流量資源,但騰訊這邊對阿里巴巴的資源則沒有那么迫切的需求,最多是對微信支付有些幫助,因此阿里巴巴收益更大些。
2、這只是互聯網生態開放的開始,隨后字節跳動也會加入開放的,其實大家互相提防和覬覦的,都是對方的流量,沒有競爭關系,業務互補,大家雙贏。問題是,國內幾個大廠,都有各自的生態,互相都有業務在競爭,雙贏挺難的。哪怕在政策的壓迫下,被迫開放,也會小動作不斷,畢竟都不想做賠本的生意。